熱門關鍵詞:客車 卡車 商用車 新能源汽車 比亞迪 新能源純電動公交 

內置“西湖芯” 比亞迪新能源大巴余杭基地本月投產

時間:2015/4/10 8:03:31來源:杭州日報作者:責編:0條評論

 

去年下半年,杭城街頭特別是西湖邊,多了不少藍白相間的新能源純電動公交。這些被寄予了“西湖藍”寓意的車輛,由西湖比亞迪提供,但并不是杭州產的。

 

 

新能源汽車“杭州方陣”能否突出“重圍”?

 

4月8日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龔正在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時,西湖電子集團負責人透露,就在這個月,西湖比亞迪新能源大巴在余杭的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就將投入生產,預計下半年,杭州人就能坐上本地生產并且內置“西湖芯”的新K9F電動大巴了。

 

“西湖芯”專為杭州研發(fā)

 

這幾天,在余杭仁和的西湖比亞迪新能源大巴一期生產基地,工人們正在進行生產線的最后調試和員工培訓。

 

盡管首批杭產新能源大巴還未正式投產,但“西湖芯”早已成為媒體追逐報道的對象。

 

“西湖芯”,其實是西湖比亞迪專門為杭州研發(fā)的一款磷酸鐵鋰電池。它的能量密度比和原來相比提高了30%以上。下個月,配備了這款電池的新e6出租車就會率先投放杭州市場,車輛工況續(xù)航里程會從原來的300公里一下提升到440公里,完全可以媲美有“電動車標桿”之稱的特斯拉。

 

西湖比亞迪的杭州布局

 

西湖比亞迪在杭州的生產布局,遠不止大巴車一項。

 

目前,西湖比亞迪二期新能源專用車生產基地也已經進入基建施工,計劃5月份就要完成電動掃地車、灑水車、垃圾車的樣車研發(fā),8月份下線第一臺杭產的西湖比亞迪純電動專用車。

 

余杭仁和生產基地一期、二期投產后,有望成為全國電動公交車和專用車的重要生產基地。預計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將超過60億元,明年有望突破100億元。依托這個生產基地,余杭仁和有意打造“新能源汽車特色小鎮(zhèn)”。

 

接下去,西湖比亞迪還將在未來科技城建立新能源專用車中央研究院。

 

新能源汽車的“杭州方陣”

 

去年4月底,西湖電子集團與比亞迪汽車正式合作,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。而同在杭州,另外兩家企業(yè)——吉利與康迪也聯手起來,組建了康迪電動汽車集團,并率先在全國開展純電微型汽車的分時租賃業(yè)務。

 

老牌杭企萬向、萬馬,更是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情有獨鐘。萬向從1999年就開始了電動汽車的相關研究,2004年在西湖Y9公交線路上就開始了實際路況實車試驗,2013年,已取得純電動專用汽車資質。萬馬從2010年開始涉足智能充電樁的研發(fā),目前已成為我國充電樁行業(yè)前三強,去年萬馬成立愛充網絡,計劃投資2.5億元,在我市建造2萬個充電樁。

 

相比之下,另一家叫做杭州車厘子的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,雖然名聲不如萬向、比亞迪大,但同樣令人刮目相看。企業(yè)主要研發(fā)分時租賃智能化網絡運營平臺,以“車紛享”(車紛享是一個會員制的分時自助租車平臺)為品牌,依托大公司、大集團、寫字樓和園區(qū)等,開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(yè)務。目前,已經在我市投放50輛北汽純電動汽車,在全市38個網點建成120個充電樁。同時,它還正在與富士康集團、眾泰汽車合作,在杭州推進分時租賃業(yè)務。

 

此外,宇通、金龍、上汽等主流汽車企業(yè)也紛紛看中杭州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優(yōu)勢、商業(yè)模式和推廣氛圍,有意向參與到杭州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來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,目前已有20家企業(yè)、17個品牌、99個車型在杭州市申請備案。

 

至此,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“杭州方陣”,已經初具雛形并角逐市場。

 

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“拐點”來臨

 

去年和今年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連續(xù)兩年提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(fā)展。顯然,這已于頂層設計層面達成了充分的共識。

 

在昨天的調研中,龔正也認為,“當前,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,技術逐漸成熟,成本逐步下降,政策配套較好,發(fā)展拐點已經到來?!?/FONT>

 

不過,對于這個未來汽車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,城市之間的競爭從一開始就出現了。

 

作為我國新能源客車領軍企業(yè)的金龍客車公司,將在武漢興建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。而上周,武漢市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的政策,新能源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,明確規(guī)定政府公務、公安司法、公交、環(huán)衛(wèi)綠化等公共服務部門更新或新增車輛的50%必須采購新能源汽車。

 

同樣,今年四川也將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,力爭實現1萬輛推廣應用目標。

 

“機會是稍縱即逝的,機不可失、時不再來?!饼徴J為,杭州新能源汽車的發(fā)展,關鍵要解決好思想認識、體制機制和人才“三大問題”,特別是要看到國家與省支持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的政策機遇以及杭州實施“一號工程”的機遇,努力搶占產業(yè)制高點。

 

一場角逐,正在開始。